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 全面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寫在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之際
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 李國英
3月22日是第三十屆“世界水日”,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的宣傳活動也同時開啟。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珍惜地下水,珍視隱藏的資源”,我國紀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是“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 復蘇河湖生態環境”。
水是萬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利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我國國情水情,從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確立起國家的“江河戰略”,部署推動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為新時代治水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書寫了中華民族治水安邦、興水利民的新篇章。在地下水保護治理和河湖生態保護方面,通過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全面建立河湖長制、推進實施一批跨流域跨區域重大引調水工程,我國水資源利用方式實現深層次變革,水資源配置格局實現全局性優化,江河湖泊面貌實現歷史性改善。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底京津冀治理區淺層地下水水位較2018年同期總體上升1.89米,深層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4.65米,永定河實現26年來首次全線通水,白洋淀生態水位保證率達到100%,潮白河、滹沱河等多條河流全線貫通。越來越多的河流恢復“生命”,越來越多的流域重現生機,越來越多的河湖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水安全是生存的基礎性問題,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環境之危、民族存續之危,要重視解決好水安全問題。受特殊自然地理氣候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制約,加之流域和區域水資源情勢動態演變,我國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能力仍面臨制約,解決河湖生態環境問題仍須付出艱苦努力,水旱災害風險隱患仍是必須全力應對的嚴峻挑戰。我們要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一是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落實“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補好災害預警監測短板,補好防災基礎設施短板,全面構建抵御水旱災害防線。以流域為單元,構建主要由河道及堤防、水庫、蓄滯洪區組成的現代化防洪工程體系,提高標準、優化布局,全面提升防洪減災能力。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設,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提高洪水調蓄能力。實施大江大河大湖干流堤防建設和河道整治,加強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嚴格河湖行洪空間管控,提高河道泄洪能力。加快蓄滯洪區布局優化調整,實施蓄滯洪區安全建設,確保關鍵時刻能夠發揮關鍵作用。
二是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堅持全國一盤棋,科學謀劃國家水網總體布局,遵循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重大水利工程論證原則,以自然河湖水系、重大引調水工程和骨干輸配水通道為綱,以區域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和供水渠道為目,以具有控制性功能的水資源調蓄工程為結,加快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協同推進省級水網建設,全面增強我國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戰略儲備能力。因地制宜完善農村供水工程網絡,加強現代化灌區建設,打通國家水網“最后一公里”。
三是復蘇河湖生態環境。以提升水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為核心,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河湖生態治理修復,實施河湖水系綜合整治,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實施“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深入推進地下水超采治理,開展新一輪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持之以恒加快京津冀地區河湖生態環境復蘇。科學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扎實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提升水源涵養能力。
四是推進智慧水利建設。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要求,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全面推進算據、算法、算力建設,加快建設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利工程。針對物理流域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全過程,構建天、空、地一體化水利感知網和數字化場景,實現數字孿生流域多維度、多時空尺度的智慧化模擬,建設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智慧水利體系,支撐科學化精準化決策,實現水安全風險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轉變。
五是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堅持節水優先、量水而行,全面貫徹“四水四定”原則,推進水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嚴控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嚴格節水指標管理,嚴格生態流量監管和地下水水位水量雙控,嚴格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節水評價。健全初始水權分配和用水權交易制度,推進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創新完善用水價格形成機制,深入推進水資源稅改革,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強化節水定額管理、水效標準監管,推進合同節水管理和節水認證工作,深化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建設節水型社會,全面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安全利用水平。
六是強化水利體制機制法治管理。強化河湖長制,壓緊壓實各級河湖長責任,持續清理整治河湖突出問題,保障河道行洪通暢,維護河湖生態空間完整。堅持流域系統觀念,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完善水法規體系,建立水行政執法跨區域聯動、跨部門聯合機制,強化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與檢察公益訴訟協同,依法推進大江大河大湖保護治理。堅持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協同發力,深入推進多元化水利投融資、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水流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破解制約水利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完善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水治理體制機制法治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