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3年12月12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水利部副部長陳敏、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水利工程建設司司長王勝萬、農村水利水電司負責人許德志介紹2023年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和成效,并答記者問。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劉健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水利部副部長陳敏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2023年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和成效,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先生,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先生,水利工程建設司司長王勝萬先生,農村水利水電司負責人許德志先生。
下面,我們首先請陳敏先生作介紹。
水利部副部長 陳敏: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非常歡迎大家出席這次新聞發布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水利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圖為水利部副部長陳敏。(徐想 攝)
今年以來,水利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防汛抗洪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圍繞《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確定的建設任務,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全力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強化建設管理,加強調度會商,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前一個月實現全國水利建設完成投資1萬億元以上的年度目標任務,超過去年水平,再創新的歷史紀錄。
一是新開工水利項目創歷史新高,一批重大工程開工建設。1—11月,全國新開工水利項目2.73萬個,較去年同期增加2585個、增長10.5%;其中,投資規模超過1億元的項目1879個,比去年同期多528個。黑龍江糧食產能提升重大水利工程、吉林水網骨干工程、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河北雄安干渠供水工程、福建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溫潮減河防洪工程等43項重大水利工程開工建設,工程建成后可新增供水能力81.9億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積2075萬畝,新增加固堤防1125公里,將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二是水利建設落實投資、完成投資為歷史最多。在爭取各級財政投入的同時,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積極爭取金融信貸、社會資本投入水利建設,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1—11月,全國落實水利建設投資11565億元,同比增長0.9%;其中,落實銀行貸款206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7%;社會資本114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6.2%。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0938億元,同比增長8.5%,已超過去年全年完成的規模。其中,廣東、湖北、山東等11個省份,完成投資超過500億元。
三是水利工程建設全面提速,一批重大工程實現了重要節點目標。今年以來,陜西引漢濟渭工程、甘肅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實現通水,福建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江西花橋水庫工程建成。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等重大工程加快推進。全國實施3628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999條中小河流治理、598處大中型灌區建設與現代化改造,提升8213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能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7萬平方公里。特別是今年遭受嚴重洪澇災害的北京、天津、河北、吉林等省市,截至11月底新開工水利項目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0%以上,全力推進水毀水利設施修復和災后恢復重建。
四是水利建設吸納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充分發揮穩就業作用。1—11月,水利建設吸納就業257.3萬人、同比增長9.1%,發放工資504.8億元、同比增長40.6%;其中:吸納農村勞動力206萬人、同比增長7.1%,發放工資381.2億元、同比增長38.7%,實現吸納就業人數和工資收入雙增長,更多勞動者在水利建設中獲得更多勞動報酬。大規模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為穩增長、穩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水利部將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抓好水利災后恢復重建和冬春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前謀劃明年目標任務,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水利力量。
我就介紹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壽小麗:
謝謝陳敏副部長的介紹。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第一財經記者:
今年前11個月,我國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已經超過了1萬億,請問這萬億資金投向了哪些領域?謝謝。
圖為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徐想 攝)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 張祥偉:
謝謝你的提問。2022年,全國水利建設完成投資10893億元。2023年1—11月,全國水利建設完成投資10938億,跟去年同期比,增加了854億元,提前一個月邁上1萬億元的臺階,超過了去年全年完成投資水平。今年完成的這1萬多億元里面,有11個省份完成投資超過500億元,其中,廣東、湖南、湖北、山東、浙江這些省份完成投資都超過了600億元。超過500億元的這11個省份完成投資占全國整個完成投資的61%,貢獻非常大。今年這1萬多億元的投資投向主要在4個領域:
一是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包括黃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西江、遼河干流、太湖環湖大堤達標治理,以及長江、淮河、海河流域的國家重要蓄滯洪區等流域防洪骨干工程建設,還有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災害防治、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方面。
二是國家水網重大引調水和重點水源工程建設。這個完成投資是5148億元,剛才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完成投資2938億元。國家水網重大引調水工程5148億元包括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引江濟淮二期、內蒙古引綽濟遼等重大引調水工程,以及浙江開化、內蒙古東臺子、貴州鳳山等大型水庫的建設,還有灌區新建和改造、農村供水工程等。
三是河湖生態環境復蘇。完成投資1921億元,包括福建木蘭溪、吉林查干湖等重要河湖水生態修復治理工程,以及水土保持、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等方面。
四是水文基礎設施、智慧水利等其他項目,完成投資931億元,包括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和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水利設施維修養護等方面。
這些工程的加快建設,擴大了水利有效投資,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回升向好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對保障流域、區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謝謝。
長江日報記者:
今年以來,我國水利工程建設全面提速,一批重大工程取得了重要建設節點。請問,今年我國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總體情況以及具體進展?謝謝。
圖為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司司長王勝萬。(徐想 攝)
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司司長 王勝萬:
謝謝你的提問。重大水利工程有著吸納投資大、產業鏈條長、創造就業多的優勢,是推動穩增長、促就業的重要手段。今年以來,水利部錨定國家水網建設目標,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重大水利工程進展順利,質量安全總體可控,在保障流域、區域水安全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11月底,重大水利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209.3億元,投資完成率達到了86.1%。具體來講:
一是一批工程加快開工建設。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湖北省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安徽省鳳凰山水庫、河北省雄安干渠工程、云南省騰沖大型灌區工程、福建省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安徽省長江安慶河段治理工程等43項重大工程開工建設。這些工程分布在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在防洪、供水、灌溉、生態等方面發揮作用。
二是一批工程實現重要節點目標。新疆庫爾干水利樞紐、四川青峪口水庫實現截流,黑龍江關門嘴子水庫、貴州鳳山水庫大壩封頂,黑龍江閣山水庫、浙江朱溪水庫、海南天角潭水利樞紐下閘蓄水,甘肅引洮供水二期全線通水,青海蓄集峽水利樞紐、湖北省碾盤山水利水電樞紐投產發電。
三是一批工程效益全面發揮。安徽引江濟淮工程已實現通水通航,正在加快推進全線試調水工作。
陜西引漢濟渭工程黃金峽水利樞紐下閘蓄水,秦嶺輸水隧洞及黃池溝配水樞紐建成通水,成功實現向西安市先期供水目標,工程進入全面試運行階段,實現了漢江清流穿越秦嶺潤澤秦川大地。
青海引大濟湟西干渠和北干渠二期工程實現全線試通水,加上先前已完工的調水總干渠、北干渠一期等4項工程,引大濟湟工程可逐步發揮全面效益,能夠進一步保障青海東部300萬各族群眾飲水安全。
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陸續完工,浙江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等完成竣工驗收,轉入運行管理階段,即將全面發揮工程效益。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認真落實《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有力有序有效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為著力構建現代化水利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我們發現,近年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快推進,水利投資也實現了高位增長,請問接下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還會有哪些計劃和安排?謝謝。
陳敏:
好的,這個問題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我來回答。2024年,水利部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推進國家水網建設,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助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水安全保障。
一方面,提前謀劃好明年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統籌水災害、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聚焦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和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四大能力”,重點推進災后重建水毀修復、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國家水網重大工程、灌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農村供水、水生態保護修復、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數字孿生水利等建設,分類做好建設方案,抓好項目的組織實施,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部署做好水利建設質量控制和安全生產工作。對于明年新開工項目,提前推進項目前期工作,中小型項目要做好實施方案。特別是增發國債支持的水利項目,指導督促地方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壓實監管責任,高質量地推進項目建設,充分發揮資金和項目效益,確保把各項工程建設成為民心工程、優質工程、廉潔工程。
另一方面,繼續推動一批國家水網重大工程開工建設。我們組織流域管理機構、省級水利部門,根據項目前期工作的基礎,提出了明年重點推進前期工作的項目清單,積極推進一批重大工程開工建設。比如,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廣西洋溪水利樞紐工程、國家重要蓄滯洪區等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七大江河干流重要堤防達標建設,以及四川引大濟岷等重大引調水工程,圍繞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推進江西平江、云南潞江壩等大型灌區開工建設,加快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指導地方制定前期工作方案,加強與發展改革、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調度會商,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前置要件的辦理、立項審批中的難點問題,合力推動更多的項目早開工、早建設。謝謝。
新華社記者:
此前,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快推進水土流失重點治理。請問,這些工作目前取得了哪些新的進展,以及取得了哪些新的成效?謝謝。
圖為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徐想 攝)
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 于琪洋:
感謝新華社記者的提問。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水利部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各方面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據水利部最新監測成果,目前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已經下降到265.34萬平方公里,較2018年減少8.35萬平方公里,呈現了較好的兩個趨勢:第一個趨勢是水土流失面積、強度“雙下降”,另一個趨勢是水蝕風蝕“雙減少”,這是非常難得的。我們的工作和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推動構建全社會治理體系。指導各省份將水土流失防治目標與任務分解落實到市縣,實行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六部門開展全國水土保持規劃實施情況年度評估,切實落實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職責。
二是全面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加強水土保持空間管控,科學實施差別化保護治理措施,加大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地、水蝕風蝕區等重點區域水土流失預防力度,協同推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區域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增強生態系統水土保持功能。
三是依法嚴格人為水土流失監管。健全覆蓋所有人為水土流失行為的監管制度和標準體系,出臺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辦法、農林開發活動水土流失防治導則,完成覆蓋全國范圍的水土保持遙感監管,組織各地依法查處水土保持違法違規行為1.3萬個。
四是加快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聚焦國家重大戰略,持續在長江上中游、黃土高原、東北黑土區和南水北調水源區等重點區域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2023年,累計安排中央資金81.4億元,一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7萬平方公里,整治坡耕地82.46萬畝,新建淤地壩和攔沙壩600座,除險加固病險淤地壩432座,治理東北黑土區侵蝕溝2067條,打造生態清潔小流域505條。
下一步,水利部將切實發揮牽頭部門作用,扎實推進《意見》落實,持續推進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
隨著極端天氣增多,請問在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方面有何舉措和進展?下一步有什么考慮?謝謝。
王勝萬:
謝謝你的提問。水利部高度重視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加快完善流域防洪減災工程體系。
一是抓好水庫除險加固,守住安全底線。壓實地方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水庫除險加固常態化機制,督促指導各地編制“十四五”實施方案,明確年度目標任務,逐個項目落實地方政府、主管部門、項目法人責任,規范組織實施。剛才陳敏副部長介紹,今年安排了3628座水庫除險加固,其中安排實施小型水庫除險加固3500座,目前已經完工2301座,安排實施128座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完工25座。截至目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工作的通知》中明確的256座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除6座不再實施除險加固外,其余250座已開工248座,主體工程完工177座,其余2座可于本月底開工建設。
二是有序推進中小河流系統治理,補強防洪減災短板。按照“十四五”有關實施方案,今年,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安排212.4億元支持999條中小河流治理,下達治理任務1.19萬公里。截至11月底,完成整河流治理116條,完成治理河長1.02萬公里,年度任務完成率達到86.3%。為提高中小河流系統治理成效,改進中小河流治理模式,適應中小河流治理新形勢新要求,水利部聯合財政部組織編制全國中小河流治理總體方案,統籌推進以流域為單元的系統治理。2023年,水利部制定出臺《中小河流治理建設管理辦法》《中小河流治理技術指南》等規范性文件,進一步規范項目實施和管理,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下一步,水利部將繼續抓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實施,組織各地制定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年度實施計劃,督促各地按期完成除險加固任務。對“十四五”期間經安全鑒定后新增的大中型病險水庫及時實施除險加固,消除隱患,確保出現一座、加固一座、銷號一座。按照中小河流治理有關方案,以流域為單元,有力有序有效推進中小河流系統治理,實現項目上圖入庫,全面動態掌握項目的建設實施情況,加強督導調度,確保“十四五”末按期完成治理任務,治理一條,見效一條。謝謝。
北京廣播電視臺記者:
農村飲水安全事關民生。請問,今年水利部在這方面有什么新進展?謝謝。
圖為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負責人許德志。(徐想 攝)
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負責人 許德志: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也是農村居民非常關心的問題。水利部深刻認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是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標志,系統謀劃、多措并舉不斷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一是持續推進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我們印發了《水利部關于加快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優先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推進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和改造,農村供水工程實現縣域統一專業化管理的“三化”加“一化”整體思路,指導各地“兩手發力”籌集資金,大力推進工程建設。1—11月,各地已落實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投資1288.8億元,完成建設投資1090.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完工農村供水工程17881處,提升8213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二是強化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加強已建供水工程維修養護。1—11月,各地落實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資金43.97億元,其中中央下達維修養護補助資金30億元,已完成維修養護資金42.69億元,共維修養護農村供水工程9.88萬處,服務農村人口2.08億人。扎實開展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會同有關部門聯合調研,推動各地整改水質問題1211個。全國農村供水工程凈化消毒設備配置率超過75%。強化工程管理,一批農村供水工程實現標準化管理。
三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兜牢底線。全力抗御洪旱災害保飲水安全,指導北京、河北、吉林、黑龍江等受洪災地區加快修復水毀供水工程,強化水質檢測,有序開展災后重建。西北4省區、西南5省市受旱災地區落實應急調水、管網延伸、開辟應急水源、拉水送水等措施,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組織各省份開展飲水安全問題大排查,加強動態監測,確保各渠道反映的農村供水問題動態清零。1—11月已累計解決181.8萬農村人口飲水臨時性反復問題。
下一步,水利部將指導各地全面推進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保障群眾飲水安全。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請問在推進國家水網建設過程中,如何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促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謝謝。
于琪洋:
好的,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這個問題很多人關注,因為涉及到水資源剛性約束與國家水網建設的關系問題。我們認為,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與建設國家水網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的目的在于立足水資源條件,嚴格控制當地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使經濟社會活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建設國家水網的目的,在于從國家層面進行通盤考慮,優化水資源配置,增加水資源供給,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在更大范圍實現空間均衡。在推進國家水網建設過程中,水資源管理工作要切實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統籌加強需求與供給管理,促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當前和下一步,我們重點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水資源剛性約束指標體系。加快確定河湖生態流量目標、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指標、地下水管控指標等一系列水資源剛性約束指標。截至目前,全國累計確定171條跨省河湖和546條省內河湖共1335個斷面的生態流量目標,實現了跨省河湖生態流量保障體系全覆蓋;累計批復了92條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基本完成了全國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任務;累計確定了17個省份的地下水管控指標。
二是嚴格取用水監督管理。強化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和取用水事中事后監管,加強取用水監測計量和信息化建設。2020年以來,水利部全面開展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摸清了全國593萬個取水口的管理現狀,集中整治解決了一大批違規取用水問題。全國63萬套取水許可證全面實行電子證照管理,提高水資源精細化管理水平,促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三是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對于已經出現河湖過度開發、地下水超采的突出問題,推進超載問題治理,通過治理,還水于河、還水于地下。今年以來,水利部選擇88條(個)河湖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持續推進華北地區河湖生態補水,實現了京杭大運河第二次全線水流貫通;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實施方案(2023—2025年)》《“十四五”重點區域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方案》,全面推進華北地區和其他10個重點區域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工作。計劃到2025年,在鞏固和保持已有治理成效的基礎上,通過實施節水、水源置換、河湖生態補水等治理措施,推動河湖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取得顯著成效。謝謝大家。
海報新聞記者:
此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分別提出了2025年、2035年的國家水網建設目標。請問目前的進展如何?謝謝。
張祥偉:
國家水網建設大家都非常關心,也非常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構建國家水網,是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戰略格局的迫切需要,剛才于琪洋司長也講了,是在更大范圍內實現水資源的空間均衡。《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是以全面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按照加快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總要求,提出了到2025年、2035年的建設目標。在去年集中開工一批國家水網重大工程的基礎上,今年以來,水利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把聯網、補網、強鏈作為建設重點,全力推進國家水網工程建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體來講,有三個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一是加快建設國家水網大動脈和骨干輸排水通道。從大動脈來講,加快推進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建設進度,這項工程去年7月已經開工建設,拉開了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帷幕,加快完善了國家水網主骨架、大動脈。從骨干輸排水通道來講,在推進一批在建的重大引調水工程的同時,今年還開工了吉林水網骨干工程、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等15項國家水網骨干輸排水通道工程。去年8月開工的是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從西江的地心村向雷州半島的湛江、云浮等地區供水,解決雷州半島的缺水問題,今年開工的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解決南寧、欽州、崇左等這些缺水地區的供水安全問題。這15項國家水網的骨干輸排水通道工程,將優化區域水資源配置格局。比如今年開工的吉林水網骨干工程,是吉林省歷史上輸水線路最長、受水區域最廣、工程投資規模最大的引調水工程,受益人口將達到865萬人,將緩解吉林中西部地區的缺水局面。
二是大力推進國家水網重大結點工程。今年以來,新開工了四川三壩、云南桃源、安徽鳳凰山、河北青山、湖北姚家平等14項大型水庫,這些大型水庫也是國家水網的重大結點工程,將在國家、區域和省級水網中發揮調蓄作用,將有效提升資源的調控能力。此外,還開工了4處大型灌區,圍繞新增千斤糧食產能的要求,提升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水平。
三是系統推進省市縣水網規劃建設。目前,全國31個省份的省級水網建設規劃已經完成。去年8月,水利部確定了7個省、自治區作為第一批省級水網先導區。一年多來,先導區在組織推動、水網規劃、重大項目建設、水網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創新、數字孿生水網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典型經驗,起到了先行先試作用。今年9月,水利部啟動了第二批省級水網先導區和第一批市縣級先導區,從水網結構講,包括國家級、省級、市縣級的水網,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網絡,這次啟動了第一批市縣級先導區水網建設,在先導區的示范引領下,各地加快構建城鄉一體、互聯互通的水網體系,打通防洪排澇和水資源調配的“最后一公里”。謝謝!
壽小麗:
最后兩個問題。
圖為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邀請記者提問。(欒海軍 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記者:
農業豐產豐收離不開灌溉保障,請問今年水利部在這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許德志:
謝謝你的提問。今年以來,水利部圍繞灌排設施工程建設和管理提升,系統謀劃,統籌推進,不斷夯實糧食安全水利基礎,今年灌區現代化建設進展順利,已完成投資337億元,截至11月底,全國農田累計灌溉供水3000多億立方米,實現了應灌盡灌。
一是突出頂層設計,謀劃全國農田灌溉發展。按照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等重大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全國農田灌溉發展規劃》編制,按照區域發展戰略,在水土資源平衡分析基礎上,研究提出了合理灌溉面積的發展目標、總體布局和主要任務,將新增灌溉面積落實到具體水源工程,儲備了一批灌區項目。
二是突出設施提升,加快大中型灌區現代化建設。通過按月調度,對進度慢的地區重點盯辦,今年實施的598處大中型灌區建設和改造項目投資完成率已達到90%。為保障工程質量,水利部組織流域管理機構和有關直屬單位對90處大中型灌區改造項目進行了現場抽查,對發現的問題建立清單臺帳,緊盯整改。指導各地以農田灌溉發展規劃儲備項目庫為基礎,積極申請國債資金,支持建設一批大、中、小型灌區建設改造項目,加快補齊工程短板。
三是突出機制創新,“兩手發力”取得新進展。以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為抓手,科學分類,精準施策,試點先行,通過創新建設管理模式和投融資方式,“兩手發力”建成現代化灌區。第一批遴選出11個試點灌區和10個試點縣,建立農業用水權制度,精準補貼機制、“準許成本+合理收益”的水價機制,完善節水獎勵機制,吸引社會資本等投入灌區建設管護。目前21個試點已落實社會資本11億元、金融貸款17億元、地方專項債6億元。如,江蘇泰州姜堰區探索構建“資源換資本”收益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投資2.6億元參與灌區改造。以點帶面,充分發揮試點輻射帶動作用,另有18個省份組織開展了省級試點。
四是突出數字賦能,驅動管理能力提升。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的要求,加快數字孿生灌區建設,以49個先行先試灌區為重點,加強組織指導,建立專家庫,召開現場會、開展技術培訓和咨詢把關,廣泛征集并發布了13個數字孿生灌區模型推薦清單,推動建設“管用、實用、好用”的數字孿生灌區,打造典型樣板。山東位山灌區通過數字孿生建設、量測水效率提高了50%,配水效率提高了11%,實現了經驗供水到科學供水的轉變,灌區下游的高唐縣部分耕地時隔十年再次用上了黃河水。
下一步,水利部將結合國家水網和省級水網工程建設,擴大耕地灌溉面積,再改造、再新建一批大中型灌區,同步強化灌區管理,進一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謝謝。
三沙衛視記者:
我們了解到,今年水利部數字孿生平臺已基本建成。請問,數字技術在賦能水利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還取得了哪些有效成果?謝謝。
陳敏: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水利現代化必須是水利信息化、水利數字化。近些年來,水利部黨組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精神,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工程建設,加快構建了具備“預報、預警、預演、預案”,也就我們通常說的“四預”功能數字孿生水利體系,驅動引領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是七大江河數字孿生流域建設賦能流域治理管理。加快構建水雨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在“四預”功能研發應用上持續發力,實現了六個“首次突破”:首次實現天空地多源監測信息在線融合,全方位感知暴雨洪水態勢;首次實現落地雨到空中雨預報的轉變,預見期延長3到5天;首次運用水利部數字孿生平臺,為洪水防御提供基礎支撐;首次啟用多源空間信息融合的洪水預報系統,把預報的精度提高15%;首次構建8個二維水動力學洪水演進模型,有力支撐蓄滯洪區安全運用;首次開展衛星云圖和測雨雷達預警,信息直達一線防御人員,為奪取防御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重大勝利起到了有力支撐。
二是數字孿生水網建設支撐國家水網智能建管。我們啟動南水北調工程和廣東、浙江、山東等10個省級水網先導區數字孿生水網建設,提升水網建設管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比如,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的丹江口水庫,基本實現了工程安全動態綜合評估及供水、水質安全精準模擬,浙東數字孿生水網初步實現了安全監視、調度決策、日常管理、應急處置等功能,提升了水網調度管理智能化水平。
三是數字孿生工程建設保障安全運行和精準調度。完成了三峽、小浪底、大藤峽等11個重大工程的重點數字孿生工程建設,為長江干流梯級水庫群精準調度運行、黃河流域調水調沙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內蒙古河套灌區、位山灌區等數字孿生灌區有效增強灌區科學調度和精細化管理能力,為保障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下一步,水利部將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要求,堅定不移地推進數字孿生水利體系建設,為水利決策管理提供前瞻性、科學性、精準性、安全性支持。
謝謝!
壽小麗:
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們的參與,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大家再見!
來源:中國政府網